黃奶奶示范如何與藝術品互動。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夏瑾/攝
藝術家張嵐芊的作品“溯源—空間對話”。受訪者供圖
“進來看看,了解一下龍游的水脈文化。”9月26日,在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大南門歷史文化街區(qū)的挑水巷藝術展區(qū),一群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奶奶格外引人注目。“我們一共有18位志愿者,都是奶奶輩了,我今年62歲了。”志愿者毛瑞文對記者說。
這天是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首屆“水脈藝術節(jié)”開幕的日子。這是一次由一批龍游回鄉(xiāng)藝術青年發(fā)起的為期3個月的藝術鄉(xiāng)建活動,得到了龍游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?;顒悠陂g,來自5個國家的130余位藝術家來到龍游,汲取靈感,選用當?shù)夭牧?,現(xiàn)場創(chuàng)作400余組包括實驗藝術、纖維藝術、公共藝術、影像藝術等不同形式的作品,并在龍游古城大南門歷史文化街區(qū)和溪口鎮(zhèn)兩大展域的4個藝術分區(qū)進行展覽,借助藝術的魅力促進文旅發(fā)展,拉動地方經(jīng)濟,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。
“文人空間”展廳布置在挑水巷的一棟古香古色的宅子里。“這是一個以中國書畫作品為主題的空間,展示了本地文人畫家在傳統(tǒng)生活中的創(chuàng)作狀態(tài)。”一進門,毛奶奶便告訴記者,她家以前就住在挑水巷的一座老宅子里,她在這里出生和長大,對老宅子有很深的感情。后來挑水巷居民集體搬遷,她和家人才離開了老宅子。毛奶奶說,自己之所以來當志愿者,除了對老宅子的感情因素外,另一個原因是自己一直都很喜歡書畫,她的弟弟是龍游當?shù)氐漠嫾遥瞄L畫蝦,她自己也喜歡畫畫,尤以水墨牡丹最為拿手。
策展人丁楠告訴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,展區(qū)里的18位志愿者奶奶都是住在挑水巷附近的居民,請她們來為藝術展做導覽,也是策展理念的一部分。
“這次展覽的藝術作品,是藝術家們采用當?shù)氐牟牧蟿?chuàng)作的,他們的創(chuàng)作靈感也產(chǎn)生于這片土地。志愿者奶奶們一直生活在這個地方,她們對當?shù)厣剿腿宋沫h(huán)境都有著深入的理解。”丁楠說。為了讓展覽與本地文化更好融合,讓藝術家的創(chuàng)作理念和藝術作品表達的情感更好地被觀眾理解和接納,需要有一個中間媒介,而最好的媒介就是生長在這片土地、被本土文化浸潤的奶奶們。
開展前,丁楠帶著志愿者奶奶們觀看了挑水巷展區(qū)的所有藝術作品,給她們講解這些作品的藝術內(nèi)涵,希望她們能以同樣的方式講給參觀者聽。然而在嘗試后,丁楠發(fā)現(xiàn)這個做法行不通,奶奶們對作品的理解與藝術家完全不同。他忽然想通了一個道理:每個人觀賞藝術作品都有不同的視角,奶奶們的視角是純粹的、生活化的,她們在觀看、思考和講述這些作品的過程中,會形成一種新的認識,有可能是誤讀,然而這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。這些誤讀會引發(fā)更多的想象,因而也更加珍貴。于是他對奶奶們說:“就按自己的理解給觀眾講解,讓觀眾聽到你們的想法。”
“這個空間里有薰衣草,對身體很好。”“像這樣,拍拍手,喊一喊,這里就會亮。”在“溯源—空間對話”展廳,志愿者黃水連一邊講解,一邊拍手示范著。
黃水連今年72歲,退休前是某藝術院校的舞蹈教師。而今天,她的任務是告訴參觀者在這個“對話空間”里如何跟藝術品互動。
黃奶奶對記者說,她很喜歡展區(qū)里這些新穎獨特的藝術品,“看起來讓人感覺很舒適”。她來當志愿者,不僅是因為喜歡看藝術品,更是因為喜歡這里的老房子。黃奶奶從小就住在挑水巷附近,親眼見證了這里的老房子被政府征遷、保護,建成歷史文化街區(qū)的過程。她說,舉辦這場藝術展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,不僅可以讓人感受到藝術帶來的愉悅,還可以讓老房子得到充分利用,讓年輕人在欣賞藝術品的同時,了解這些古老建筑的歷史和藝術價值,“年輕人可能只見過磚墻,沒見過泥墻。這種墻要先用兩塊板子固定,往里面灌泥,再用錘子錘,才能變成墻。”黃奶奶認真地向記者介紹。
如何通過藝術來改變鄉(xiāng)村?這是丁楠在此次辦展過程中一直思考的問題。他認為,藝術鄉(xiāng)建的核心問題是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生活得更好,在經(jīng)濟和精神上都能得到提升。因而,藝術鄉(xiāng)建的主體不是藝術家,而是每一個在鄉(xiāng)村生活的本土居民。此次在龍游舉辦藝術節(jié),把藝術展引進鄉(xiāng)村,也是希望借助藝術的力量,激發(fā)當?shù)孛癖妼ι町a(chǎn)生新的理解,創(chuàng)造新的可能,同時將人們凝聚在一起,形成一股合力,共同建設鄉(xiāng)村。
丁楠告訴記者,水脈藝術節(jié)只是一個起點,他還有很多想法,“比如用藝術作品把龍游石窟、民居苑等旅游景區(qū)和當?shù)靥赜械奈幕剡B接起來,吸引更多游客;開設土特產(chǎn)文創(chuàng)店,為當?shù)赝撂禺a(chǎn)進行藝術化的展示,在激發(fā)人們購買欲的同時也讓人們體驗到藝術帶來的不同感受……”
“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,我會沿著這個方向繼續(xù)進行下去。”丁楠說。他理想的目標是,“讓藝術作品和公眾日常生活融為一體,讓居民在身邊每個細小的角落里都能看到藝術,讓生活在廣袤鄉(xiāng)村土地上的村民和藝術家一起獲得更快樂、更美好的生活,體驗更多的可能性”。
丁楠認為當代藝術很難被定義。藝術可能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一種狀態(tài)。每個人都可以審美,創(chuàng)造美,訴說自己的故事、理念、情感和思考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每個人都可以是藝術家。
黃奶奶告訴記者,在藝術展覽開放的3個月里,她會一直在這里當志愿者,“只要需要我,我就會來。”
中青報·中青網(wǎng)記者 夏瑾 來源:中國青年報
2023年10月16日 04 版
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(wǎng)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(nèi)容。凡是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vayoma.com/showinfo-33-302472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