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媒體記者 趙新春 楊曉倫 許斌
端午節(jié)在駐馬店歷史上叫端陽節(jié),民間也叫“五月當午”。
明嘉靖《真陽縣志》記載,每年五月五日,人們會“餉角黍,飲雄黃、菖蒲酒,彩索纏兒女臂,簪艾葉、榴花。佩菖蒲,涂雄黃以辟邪,捉蟆銜墨,采藥”,還有“隆師,逆女,追節(jié)”習俗。
其中的“餉角黍”就是今天的吃粽子。“捉蟆銜墨”在順治、康熙《汝陽縣志》叫“銜蟾墨”、《遂平縣志》叫“蛤蟆銜墨”。端午這天,人們會捕捉蟾蜍,然后在它肚里填墨,風干后稱“紫金錠”或“蛤蟆墨”,用于治療瘡腫,西平一帶還用它治痄腮。因為人們認為端午這天蟾蜍(俗稱癩蛤?。┒拘宰畲?,藥效最好,當代《新蔡縣志》有“于日出前捉蟾蜍泡制藥酒,用以療瘡”的記載,新蔡、西平等地有“癩蛤蟆躲端五”、“癩肚蛤蟆躲端五”的說法。
嘉靖《真陽縣志》記載的風俗現(xiàn)在在駐馬店不少地方都有保留。如端午前后,小兒佩戴香囊(俗稱香布袋),穿黃布繡花鞋,手腳腕系五彩線。有的地方老人還要佩帶蒼術(shù),以求祈福禳災。端午早上日出前,人們要到野外采集“貓兒眼”、“絞股藍”和艾草等草藥。一大早,各家門楣兩邊插艾蒿,婦女頭插艾梢、石榴花,以避五毒等。民間有“端五不戴艾,死了變個老鱉蓋”“端五不戴石榴花,死后變成老王八”的俚語。
《真陽縣志》中端午“隆師、逆女、追節(jié)”習俗,體現(xiàn)了人們對禮儀的重視。“隆師”出自《荀子·修身》中的“君子隆師而親友”,意思是敬師、拜師。端午這天,老師要帶領(lǐng)學生拜祭先師孔子,弟子則向老師行敬拜之禮。“逆女”出自《春秋·隱公二年》,有“九月,紀裂繻來逆女”,是迎娶女子的意思。而端午逆女,在駐馬店民間則是迎接出嫁閨女歸寧,回娘家。出嫁女在端午節(jié)日前會帶著綠豆糕、油糕、油條等回娘家探望父母親。節(jié)日當天,父母則送粽子、油糕、黃瓜等給女婿家,叫“追節(jié)”。
雄黃入藥始載于東漢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,但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肇自何時并不清楚。元朝危亦林的《世醫(yī)得效方》、明初周王朱橚的《普濟方》都有雄黃酒的記載,明髙濂《遵生八牋》亦有“五日午時飲菖蒲雄黃酒辟除百疾而禁百蟲”的說法。而從駐馬店現(xiàn)存地方志記載看,明朝中期駐馬店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已相當普遍。關(guān)于雄黃酒的制作,明謝肇淛《五雜俎》說“飲菖蒲酒也……而又以雄黃入酒飲之。”雄黃酒指“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炮制的白酒或黃酒”。而道光間蘇州文士顧祿的《清嘉錄》則稱“研雄黃末、屑蒲根,和酒飲之,謂之雄黃酒。”駐馬店不少地方有“喝了雄黃酒,百病都遠走”的說法,但隨著醫(yī)療條件的提升,雖然民間還有保留有用雄黃涂抹耳鼻口的習俗,但飲雄黃酒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,而端午吃粽子、炸菜角、煮雞蛋、煮大蒜等仍然盛行和保留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(wǎng)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(quán)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。凡是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(quán)的轉(zhuǎn)載,如需轉(zhuǎn)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vayoma.com/showinfo-33-324732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